硅胶与金属热硫化粘接底涂剂
本LP209底涂处理剂是专门针对硬质聚丙烯(PP)聚乙烯(PE)、与其它硬质材料的底涂处理剂,增加产品的附着力。主要应用于PP、PE与ABS、PVC、尼龙、橡胶、陶瓷、金属等材料的底涂处理剂。广泛应用于家电、印刷、工艺品、制刷、喇叭、包装、礼品等行业。
本品使用简便、干燥快、接着力强、稳定性好,耐老化性强、柔韧性好、刺激性气味小、固化物透明无毒等优点。
外观 | 浅黄透明黏稠液体 | 组成 | 单组份 |
表干时间 | 5-10min | 工作温度 | -10℃+60℃ |
保质期 | 一年 | 黏度(25±0.5℃) | 6000±500mPa.s |
此底涂处理剂主要应用于PP、PE与ABS、PVC、尼龙、橡胶、陶瓷、金属等材料的底涂处理剂。广泛应用于家电、印刷、工艺品、制刷、喇叭、包装、礼品等行业。
使用方法:
1、表面处理:被底涂物体表面清洁处理,保证被底涂处理剂物表面干燥、无油、无灰尘。
2、最佳操作温度在20℃-30℃之间,不宜在低温及高湿度情况下使用。
3、底涂处理无孔材料时,在被底涂物表面均匀涂抹底涂处理剂,是双面上底涂处理剂,晾干5-8分钟后,可以收卷。1-2个小时后可以上胶进行粘接。
4、被物底涂表面打毛处理或者二次底涂处理剂可使黏接效果更佳。
注意:本产品使用时,操作现场必须通风良好,本产品为易燃化学品,请远离儿童、火源、热源,室温及阴凉处密闭储存,禁止与氧化剂、酸、碱类化学品混放,避免让未固化的胶长时间接触皮肤。可用适量的醋酸乙酯稀释,搅拌均匀使用。
这就有可能引起OH-离子在电上放电,其产物(如OH)又和电表面上的金属原子反应而生成钝化膜。分析得知大多数钝化膜由金属氧化物组成(如铁之Fe2O3),但少数也有由氢氧化物、铬酸盐、磷酸盐、硅酸盐及难溶硫酸盐和氯化物等组成。吸附理论认为,金属表面并不需要形成固态产物膜才钝化,而只要表面或部分表面形成一层氧或含氧粒子(如O2-或OH-)的吸附层也就足以引起钝化了。这吸附层虽只有单分子层厚薄,但由于氧在金属表面上的吸附,改变了金属与溶液的界面结构,使电反应的活化能升高,金属表面反应能力下降而钝化。此理论主要实验依据是测量界面电容和使某些金属钝化所需电量。实验结果表明,不需形成成相膜也可使一些金属钝化。
硅胶与金属热硫化粘接底涂剂
机械和手工除油是不言而喻的。在现代除油技术中,往往是采用几种物质的协同作用,来达到佳的除油效果。适用于钢铁制品在电镀、发黑、磷化前及金属加工过程中的除油清洗处理。金属表面的除锈处理:以金属防锈为目的而加入到各种介质如水、油或脂等中去的一类化学剂。目前,惯上分水溶性防锈剂、油溶性防锈剂、乳化型防锈剂和气相防锈剂等。金属的防锈处理通常分为工序间防锈、工艺性防锈及防锈三种方法和要求。工序间防锈处理一般采用水基型防锈,脱水防锈等防锈方式,防锈时间短,能满足工序间的防锈要求。工艺性防锈处理有钝化防锈、磷化防锈、脱水防锈油等,是因工艺要求的不同而不同。
硅胶与金属热硫化粘接底涂剂
冷挤压润滑磷化由于磷化膜具有细小的微孔,能够储存皂化液,起到润滑的作用,在冷挤压过程中工件粘在模具表面,损坏昂贵的模具。其中化学活性大大降低,而成为贵金属状态的现象,叫钝化。金属由于介质的作用生成的腐蚀产物如果具有致密的结构,形成了一层薄膜(往往是看不见的),紧密覆盖在金属的表面,则改变了金属的表面状态,使金属的电电位大大向正方向跃变,而成为耐蚀的钝态。如FeFe时标准电位为0.44V,钝化后跃变到0.51V,而显示出耐腐蚀的贵金属性能,这层薄膜就叫钝化膜。铝合金表面的化学转化膜工艺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铬酸盐钝化处理法,一种是非铬酸盐钝化处理法虽然铬酸盐钝化处理具有许多之处,但是由于(Cr)毒性高,易致癌,对环境污染大,许多国家已经严格限制铬酸盐的使用与排放,并且随着指令的生效使得铬酸盐在金属表面处理中的使用受到大的限制因此,研制新型无铬钝化工艺取代传统铬酸盐钝化十分必要。